通过使用
织物透湿量测试仪,能够科学、准确地测量面料的透湿性,并为面料的设计、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。无论是运动服、户外装备,还是日常衣物,具有良好透湿性的面料都能大大提升穿着者的舒适度,避免因湿气积聚造成的不适。因此,透湿量测试不仅是织物品质检测的重要手段,也是提升产品功能性的关键步骤。
1.什么是织物的“呼吸”能力?
织物的“呼吸”能力通常是指面料在穿着过程中能够让水蒸气(汗液)通过的能力,亦即透湿性。水蒸气透过面料的过程是通过织物的微孔或纤维间隙进行的,它与面料的结构、纤维的材质、以及纺织工艺密切相关。具有良好“呼吸”能力的面料能有效将人体汗液排出,保持皮肤干燥,避免因湿气积聚导致不适或病菌滋生,增强穿着者的舒适感。
2.透湿量测试的原理
织物透湿量测试仪主要通过模拟人体穿着时产生的汗液蒸发过程,测定织物的透湿性。其原理通常基于以下几个方面:
-温度差异:人体皮肤温度较高,而外界环境温度较低。透湿量测试仪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,模拟人体与环境之间的温湿度差,评估水蒸气的透过情况。
-水蒸气透过率(MVTR):测量织物对水蒸气的传递能力,单位通常以“g/m²·24h”表示,即每平方米织物在24小时内能通过多少克水蒸气。
透湿量测试通常使用特殊的测试设备,如透湿量测试仪,通过模拟温差和湿差来测量面料在特定条件下的透湿性。
3.工作原理
它的核心组件包括温湿度控制系统、测试舱体和传感器。其基本工作原理是:
-样品准备:首先将待测的织物样品置于透湿量测试仪的测试室内,测试室通常由上下两层构成,一层加热并湿润,以模拟人体皮肤的热量和湿度,另一层则模拟外界环境。
-温湿差创建:仪器通过控制内部温湿度,制造一个较大的温差和湿差。这种差异促使水蒸气从织物的一侧(湿润的一面)渗透到另一侧(干燥的一面)。
-水蒸气蒸发量的测量:测试仪通过精确的传感器测量水蒸气通过织物后的变化,计算出通过织物的水蒸气量,从而得出织物的透湿性。
4.透湿性与面料“呼吸”能力的关系
透湿性直接影响到面料的“呼吸”能力。一块高透湿性的面料能够在穿着者出汗时迅速排出体内的湿气,避免潮湿和闷热感,从而增强穿着的舒适性。
例如,运动服、户外装备等功能性服装,通常要求面料具备较高的透湿性。这样在进行剧烈运动时,面料能够帮助运动员快速排出汗液,保持皮肤干爽。对于冬季衣物而言,虽然保暖性更为重要,但如果面料透湿性差,汗液无法有效排出,反而会导致寒冷的感觉,甚至引起感冒等健康问题。
5.如何通过透湿量测试仪评估面料的“呼吸”能力?
织物透湿量测试仪能够通过精确的水蒸气测量来量化面料的透湿性,进而评估其“呼吸”能力。在评估过程中,测试仪能够模拟真实穿着情况下的温湿度差异,获取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数据:
-透湿量(MVTR):即每平方米织物每24小时内排出的水蒸气量,数值越高表示面料“呼吸”能力越强。
-湿气阻力:反映水蒸气通过织物的难易程度,值越低,面料的透湿性越好。
-平衡湿气透过率:评估织物在湿润条件下的稳定透湿性能。一般来说,透湿性较好的面料在湿润状态下能够维持较为恒定的透湿量。
6.影响面料透湿性的因素
织物透湿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,常见的包括:
-纤维种类:天然纤维如棉、麻等具有较好的透湿性,而合成纤维(如涤纶)则相对较差。
-织物密度和结构:织物的纱线密度、纤维排列以及编织方式会影响其透湿性。一般来说,松散的织物结构透湿性较好。
-整理工艺:面料经过不同的整理工艺处理(如防水涂层、抗撕裂处理等)会改变其透湿性。通常,防水处理会降低透湿性。